工程无尘车间净化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设计和严格管理,实现洁净度、温湿度等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。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清晰总结:
---
一、核心目标与标准
1.洁净度等级
根据ISO14644分级(如ISO5级对应Class100),结合行业需求(如半导体要求ISO3-5级,医药行业ISO5-8级)选定等级。
2.控制参数
-颗粒物(粒径≥0.1μm/0.5μm)
-微生物(医药/生物实验室需符合GMP要求)
-温湿度(±1℃精度,湿度40%-60%常见)
-压差(相邻区域压差≥5-15Pa)
---
二、净化系统设计要点
1.空气过滤系统
-三级过滤:初效(G3-G4)→中效(F5-F9)→高效(HEPA/ULPA,H13-U15)。
-风机机组(FFU):适用于局部高洁净区域(如操作台)。
2.气流组织
-单向流(层流):顶部送风,底部回风,适用于高级别洁净区(如ISO3-5级)。
-非单向流(乱流):适用于低级别区域,通过稀释降低颗粒浓度。
3.压差控制
-洁净区对非洁净区保持正压,有毒区域保持负压。
-使用压差传感器联动风量调节阀。
4.空调与温湿度
-采用净化空调机组(MAU+FFU+DCC),配备冷热盘管和加湿系统。
-精密制冷确保温湿度波动≤±1℃/±5%RH。
---
三、施工与材料选择
1.围护结构
-墙面/天花板:彩钢板、不锈钢板,接缝处密封胶处理。
-地面:环氧自流平、PVC卷材(耐磨、抗静电)。
-门窗:双层中空玻璃,气密性设计,安装闭门器。
2.配套设施
-风淋室:人员进出时风速≥20m/s,吹扫时间≥15秒。
-传递窗:带紫外杀菌和互锁功能,减少物料带入污染。
---
四、运行管理规范
1.人员管控
-穿戴无尘服(连体式)、口罩、手套,经风淋室进入。
-禁止携带非必要物品,定期进行洁净意识培训。
2.清洁与监测
-每日清洁:使用超细纤维布和专用清洁剂。
-实时监测:粒子计数器、浮游菌采样仪,数据接入中央控制系统。
-过滤器更换:初效每3个月,高效每1-2年,依据压差报警或检测结果。
3.验证与维护
-年度验证:第三方检测洁净度、气流流型、自净时间等。
-预防性维护:定期检查风机、传感器、密封性。
---
五、常见问题与优化
1.能耗优化
-采用变频风机、热回收装置(如转轮热交换)。
-分区控制:核心区独立调控,非核心区降级运行。
2.成本控制
-合理分区:仅关键工序区域设计高级别洁净度。
-模块化施工:预制洁净室组件缩短工期。
3.故障应对
-备用电源:UPS或发电机保障风机运行。
-冗余设计:关键设备(如FFU)N+1备用。
---
六、行业应用示例
-半导体:ISO3级(Class1),控制分子级污染物(AMC)。
-医药灌装线:ISO5级(Class100),配合A级层流罩。
-锂电池车间:控制湿度≤20%RH,防静电地面。
---
通过系统化设计和严格管理,无尘车间能有效保障精密制造与研发环境。方案需根据具体需求定制,兼顾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