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无尘车间(洁净室)的装修中,流量控制是确保洁净度、温湿度和压力稳定的核心要素,主要涉及空气流量、人员流动、物料流动以及施工流程的管理。以下是关键要点:
---
一、空气流量控制
1.气流组织形式
-层流(单向流):适用于高洁净等级(如ISO5级及以上),气流平行单向,常见于手术室、芯片车间。
-乱流(非单向流):通过高效过滤器均匀送风,适用于中低洁净度区域(如ISO6-8级)。
2.换气次数与风速
-换气次数:根据洁净等级调整(如ISO5级需≥300次/小时,ISO7级≥60次/小时)。
-风速:层流区垂直风速通常为0.3-0.5m/s,水平层流0.4-0.6m/s。
3.压差控制
-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≥5Pa,不同洁净级别之间≥10Pa,防止污染物倒灌。
-采用变频风机或定风量阀(CAV)调节压差。
4.高效过滤器(HEPA/ULPA)
-HEPA过滤器效率需≥99.99%(对0.3μm颗粒),ULPA≥99.9995%。
-安装后需进行PAO/DOP检漏测试。
---
二、人员与物料流动管理
1.人员进出流程
-更衣程序:一更(换鞋、洗手)、二更(穿洁净服)、风淋室(风速≥20m/s,时间≥15秒)。
-人数限制:根据车间面积和洁净度,控制同时作业人数。
2.物料传递
-通过传递窗(带紫外杀菌或层流保护)进出,避免直接开门。
-物料表面需清洁消毒,包装材料需无尘。
3.动线规划
-人流、物流通道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
-设置缓冲间或气闸室,维持压差稳定。
---
三、施工流程与材料管理
1.施工阶段流量控制
-分区施工:按洁净等级由高到低逐步施工,防止交叉污染。
-封闭管理:施工区与已完成区域隔离,使用塑料帘或临时墙体。
2.材料运输
-材料进场前清洁,通过专用通道运输,避免扬尘。
-优先选用不产尘材料(如彩钢板、环氧树脂地面)。
3.设备安装
-空调系统(AHU)、FFU等设备需提前规划安装位置,确保气流覆盖。
-管道焊接、打胶等产尘工序需在封闭环境下完成。
---
四、检测与验证
1.验收测试
-洁净度测试:粒子计数器检测悬浮粒子浓度(按ISO14644标准)。
-风速与换气次数:使用风速仪测量送风口风速。
-压差与泄漏测试:确认压差梯度及过滤器密封性。
2.动态模拟
-模拟人员操作、设备运行时的气流扰动,优化布局。
---
五、运维阶段流量维护
1.定期监测
-每日记录压差、温湿度;每月检测洁净度。
-高效过滤器每6-12个月更换或检漏。
2.人员培训
-规范操作流程,避免因人为动作破坏气流平衡。
---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-洁净度不达标:检查过滤器密封性、换气次数是否足够。
-压差波动:调节送回风量或检查门禁密闭性。
-交叉污染:优化人流/物流动线,增加缓冲区域。
---
无尘车间装修需从设计、施工到运维全流程把控“流量”,确保达到洁净度要求。建议委托专业洁净工程公司,结合具体行业标准(如GMP、ISO14644)制定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