洁净车间(又称无尘车间、洁净室)的装修工艺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(如ISO14644、GMP、中国《洁净厂房设计规范》等),以确保生产环境满足温湿度、洁净度、气流组织等要求。以下是洁净车间装修的核心工艺要点:
---
一、设计规划阶段
1.洁净度等级确定
-根据生产工艺需求(如医药、电子、食品等行业)明确洁净度等级(如ISO1-9级或Class100/1000等)。
-分区规划:划分不同洁净等级区域(核心区、缓冲区、辅助区),避免交叉污染。
2.气流组织设计
-选择单向流(层流)或非单向流(乱流)送风方式,确保空气循环高效过滤。
-合理布局送风口、回风口位置,避免死角。
3.温湿度与压差控制
-设定温湿度范围(如温度20-24℃,湿度45-60%),并通过空调系统调节。
-保持相邻区域压差梯度(一般5-10Pa),防止低洁净区空气倒灌。
---
二、材料选择与施工
1.围护结构材料
-墙面/顶板:采用彩钢板(岩棉/玻镁夹芯)、不锈钢板或电解钢板,表面光滑、无接缝、耐腐蚀。
-地面:环氧树脂自流平、PVC地板或防静电地板,耐磨、抗化学腐蚀、易清洁。
-门窗:密闭型设计,采用双层中空玻璃或钢化玻璃,门框加装密封条。
2.密封性处理
-所有接缝(墙板、门窗、管道穿墙处)需用硅胶密封,确保气密性。
-墙角采用圆弧角处理(R≥50mm),减少积尘死角。
3.管道与线路隐蔽工程
-空调风管、水管、电缆等应暗装,避免外露积尘。
-穿墙管道需用密封胶封堵,防止漏风漏尘。
---
三、净化空调系统(HVAC)
1.空气过滤系统
-三级过滤:初效过滤器(G4/F5)→中效过滤器(F7-F9)→高效过滤器(H13-H14)。
-定期更换过滤器,监测压差变化。
2.送回风系统
-洁净区采用顶部送风、侧下回风方式,保证气流均匀。
-回风墙设置过滤网,防止颗粒物进入风道。
3.温湿度控制
-空调机组配备冷热盘管、加湿/除湿装置,实现精准温湿度调节。
---
四、施工工艺关键点
1.防污染施工
-施工分阶段进行,先完成隐蔽工程(管线、风管),再进行围护结构安装。
-施工中保持环境清洁,使用无尘工具,禁止扬尘作业。
2.地面施工
-环氧自流平施工前需打磨基面,确保平整无裂缝;涂布时控制厚度(2-3mm),避免气泡。
3.照明与电气
-采用洁净室专用LED灯具(嵌入式安装),避免积尘。
-插座、开关等设备需密封设计,符合防爆或防静电要求。
---
五、验收与测试
1.洁净度检测
-使用粒子计数器检测空气中≥0.5μm和≥5μm的粒子浓度,符合ISO标准。
2.压差与风速测试
-验证相邻区域压差梯度及送风风速(单向流洁净室风速通常为0.3-0.5m/s)。
3.其他测试
-温湿度稳定性、噪声(≤65dB)、照度(≥300Lux)、气流流型可视化(烟雾测试)。
---
六、维护与管理
1.日常清洁
-使用专用无尘拖把、吸尘器清洁地面,禁止湿拖。
-定期擦拭墙面、设备表面,使用无腐蚀性清洁剂。
2.人员管理
-进入洁净区需穿戴洁净服(连体服、手套、口罩、鞋套),通过风淋室除尘。
-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,定期培训操作规范。
3.系统维护
-定期更换过滤器,检查空调机组、风机运行状态。
-监测环境参数,记录异常并及时处理。
---
七、注意事项
-防静电设计:电子类洁净车间需铺设防静电地板,设备接地。
-节能优化:采用变频风机、热回收装置,降低能耗。
-合规性: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CMA/CNAS认证)验收,确保符合行业标准。
通过以上工艺要点的严格控制,可确保洁净车间长期稳定运行,满足生产及研发的高标准环境需求。